•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一人花开,一人花落,这些年从头到尾,无人问询。
  • 你又没有遇到过这样一个人,他只在你的生命中出现了一瞬,而你却要用余生去忘记......说什么可以潇洒地转身,不过是自欺欺人,若是真的爱过,怎么可能轻易放下......
  •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尔仪,天命不又。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穀似之。 题彼脊令,载飞载鸣。我日斯迈,而月斯征。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 交交桑扈,率场啄粟。哀我填寡,宜岸宜狱。握粟出卜,自何能穀? 温温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是孩子。 可能这不是问题的关键。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个节目,一个胖头胖脑的小女孩表演中国的传统戏曲,成人的腔调,成人的眼神,成人的步迈,脸上完全是中年妇女的表情。我注视良久,有一阵说不出的恶心,可台下的观众连连叫好,“坐在电视机前欢度春节的观众朋友们”想必也在称赞:这孩子长大一定有出息。
  • 看着大海,在堆积如山的瓦砾中流淌汗水,我才发现,原来我的烦恼如此渺小,因为那种事寻死觅活真是差劲,为自己感到难为情。
  • 我,一个背负未来之行囊的我,该如何行经这波涛也似的人生?如何?
  • 托尔斯泰和杜卡斯等人忘记情感是主观的,必客观化为意象,才可以传达出去。情趣和意象相契合混化,便是未传达以前的艺术,契合混化的恰当便是美。察觉到美寻常都伴着不沾实用的快感,但是这种快感是美的后效,并非美的本质。艺术的目的直接地在美,间接地在美所伴的快感。

    朱光潜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朱光潜的妙语

    简介:朱光潜(1897年-1986年),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是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被选为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六届政协常务委员,民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1897年9月19日生。支持马克思主义,少时课读于孔城高小,考入桐城中学,毕业后任教于北乡大关小学。青年时期在桐...详细

    朱光潜的作品:《温和的修养》《无言之美》《谈修养》《与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