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这部《一个烧毁的麻风病例》,是格林所做的一个梦,梦里头他的一个自我(纳博科夫告诉我们,自我是複数的)从他人生轨道岔了出去,自行演化,最后跨越了生死界线。现实里我们只能死一次,为仁慈而死便不能为正义而死、为后悔为流泪而死,但在梦中可以,每一个梦至少可以死一次,于是,有些只有逼临到生死大界线乃至于得越过界线才出现的东西,醒著时我们看不到,或说就算看到了也就来不及整理来不及说出来。有一种近乎神秘的科学实验追踪记录那些从死亡抢救回来的人,如奎里追问迪欧般要他们说出看到什么、发生了什么,但时间太短,所得优先,而且还是弄不清究竟是否生理性的幻觉,抑或人文化印象的残留。
  • 桌上相框里或者计算机的桌面,展示着什么样的照片,通常是最明确的线索:如果放着他和高管的合照,那你应该可以赞美他的人脉之广、什么都搞的定;如果照片是他很亲爱的子女,那你自然应该问候他的宝贝子女们安好,并且盛赞他家的公子、千金们看起来好优秀好聪明之类。 东张西望就能看到的东西,当然就是对方愿意让别人看到的东西,可能也是他渴望被人提到或是问起的东西。要是见不得人的东西,像清QU用品、或是脏KUAN之类的,请放心,对方绝对藏的好好的。
  • 如果不能确知命运指派给我们怎样的角色和使命,我们就无法继续活下去。 只有那些追寻生命探求人性的人才会这样呢。
  • 因为真爱太伤人了,就害怕毫无保留把心放出去。有一天要独自疗伤。
  •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认定自己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
  • 今夕何夕兮骞舟中流,今夕何夕兮得与王子同舟……本来事情不是这样子的,本来,我们这么说,真正美丽的事物不会是单调的一成不变的,它总带着魔咒惊异、某种不可置信而来;真正美丽的食物不会只集中在人的脸、人的身材和年纪这几处窄迫的地方,它宽广而且富想象力。
  • 如果沉醉满足于自己以往的历史就无异于生命大限的终临,人生旅程时刻处于“零公里”处。那么,要旨仍然应该是首先战胜自己,并将精神提升到不断发展着的生活所要求的那种高度,才有可能使自己重新走出洼地,亦步亦趋跟着生活进入新的境界。不管实际结果如何,这个起码的觉悟应当具备。

    路遥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路遥的妙语

    简介:路遥(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原名王卫国,汉族,中国当代土生土长的农村作家。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详细

    路遥的作品:《早晨从中午开始》《平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