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之后,激情之火已经熄灭,而当初被人们视为真理之光的火焰也随之熄灭。我们之中有谁能说清楚,当赫克托耳和阿喀琉斯、阿伽门农和普里阿摩斯之间,为了一个已烧成灰烬的美貌女子争战不休的时候,究竟谁是正确的呢? —— 翁贝托·埃科《玫瑰的名字》
执著纯属理想的和声概念,是一个饱经危机的时代的典型做法。中世纪初期就是这么一个时代。当时的人求庇于某种稳定、永恒的价值,对任何与肉体、感官、物质相连的事物,都持疑以对。中世纪人基于道德主义的原因,颇感于尘世之美何其短暂。 —— 翁贝托·埃科《美的历史》
美与死亡的典型浪漫主义结合,经由瓦格纳(Wagner) 的悲观
而特见加强。在瓦格纳的音乐里,尤其《崔斯坦与依索德》(Tristan and Isoide ), 令人神摇心迷的情色与悲剧命运组成双重主题,而以
复调音乐赋予一元结构。美的命运不是在激情中获得实现,而是在
为爱而死中完成:美从世界的天光退出,透过唯一可能的结合形式,
即死亡,滑入暗夜力量的怀抱。 —— 翁贝托·埃科《美的历史》
其实,没有一种美比我们在个体里发现的美更真。我们应该不顾面容,因为那张脸可能难看,我们饿不应该注意外表,而应该寻找内在美。如果那内在美无法感动你说一个人美,那你看自己内里也不会觉得自己美,这样寻找美是徒劳的。因为你是在丑而不是在纯粹的东西里寻找美。此话不是针对一切人,但你如果想视自己为美,就得记住上面这段话。 —— 翁贝托·埃科《美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