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负责书写这类神圣文字的书家,还会因为整体美学的配置平衡考量,不惜破坏正常文法,略去某个字母,垫进无意义不发音的符号——文字在这里是极品,牺牲正是祭品的别名,没什么好说的。 —— 唐诺《文字的故事》
刘邦死后吕后掌权时,地处最南边的南越王意图造反,吕后的对付之法是马上全面断绝玉的供应,让他建构不起带奇魅权力象征的称帝必备行头,最终,南越王被迫发死人坟茔以搜刮地府之玉,显然双方全都熟悉游戏规则,全在玉上头下惊人的工夫,比发兵打仗还要紧。
所以为什么后来中国的烧瓷工业这么重要而且发达,又都是不急成本盈亏的国营事业,由皇帝本人出任董事长,因为无瑕的白瓷,所尽力模仿的正式大自然供应不足的玉,就是人造玉,背后还候着一整组统治权力理论。 —— 唐诺《文字的故事》
最美丽的形声字是哪个呢?我个人会选“星”字——星星原来的象形字是“晶”字,用三颗明亮的大星代表满天星斗,形声字造出来的新字“星”字,让沉寂的文字星空叮叮发出声音,而把原来的“晶”字保留给一种光亮的、闪逝的状态描述。 —— 唐诺《文字的故事》
本雅明是谁?对我个人而言,他是整个二十世纪人类最敏锐最神秘最自由的心灵,他不写诗,不写小说不从事专业的哲学、历史学术著述,因此他不是诗人小说家或哲学家历史学家,本雅明超越了这些,或者说他流体性地穿透了所有这些分工和自觉,某种意义来说,他是人类最后一个完整的心灵,一个心智世界的游手好闲者,一个我们用他自己的话来讲,文人。也正正是因为他的不可归类,人类现实社会的运作机制很难登陆他承认他,使得他“或多或少处在一种反抗社会的低贱地位上,并或多或少过着一种朝不保夕的生活”。 —— 唐诺《文字的故事》
文字的指称力量,通常不展现于所要指称的实体就好端端杵在眼前之时——当满天闪电雷声交错纵横之时,当雨后黄昏那一道七彩斑澜的彩虹又弯过天际之时,当麜鹿成群正撒开它们精致削细的美好四脚奔跑之时,你真的不需要文字,你真正需要的是手指头食指,这是《百年孤独》里新马康多村建造之前马尔克期写的:世界大新,很多事物还没有名字,必须伸手指头去指。 —— 唐诺《文字的故事》
自由是什么?自由是保护偶然和错误的,而不是保护秩序的。自由一方面是怀疑论者悲观主义者,它根本性地怀疑秩序的终极能耐,打死不相信谁能遇见未来一切变化,从而先画好完美秩序蓝图等在那儿;但自由另一方面却乐观勇敢且体贴入微,它肯定偶然和错误的价值,它勇敢进入偶然和错误的风浪之中,捡拾几乎只在偶然和错误之中生存的想象力,并转身慷慨赠与它所不信任的秩序,以为他日更好秩序更新生长的建构材料。 —— 唐诺《文字的故事》
马尔克斯自己下的定义是,“非现实事物的现实主义”,或者是,“十分合情合理的非现实”。为他写传记的萨尔迪瓦注释得非常好,他说:“(这是)神话、传说、信仰、迷信构成一种与客观现实本身同样强大抑或比它更为强大的准现实框架,并且决定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所以在他的作品中,‘现实’这一概念的内涵将要扩大,将要变得较为复杂,他为这种现实所承担的作家责任也将随之扩展和变得较为复杂。” —— 唐诺《文字的故事》
当这个胸怀无限目标、永不餍足的神学老女仆成功侵入国家,操纵着凯撒的大权会发生什么事?……没有治国,只有持续的革命和运动:没有各种具体有限目标的广泛责任,只有无穷远的单一天国许诺……明明是统治者了,却依然盘踞街头声嘶力竭地闹事,好像在某个无何有之乡,还存在一个集昏聩、懒怠、贪污、邪恶于一身的真正掌权者,该为眼前经济的衰败、社会的不宁、言论自由的控制、施政的糟糕品质还有流行感冒的传染负全部责任…… —— 唐诺《重读:在咖啡馆遇见14个作家》
简介:本名谢材俊,1958年生于台湾宜兰。长期从事图书出版工作,现为自由读书人,专注于与阅读相关的自由写作,自称“专业读者”。著有《读者时代》、《阅读的故事》、《文字的故事》、《唐诺推理小说导读选》、《球迷唐诺看球》等。详细